首頁 資訊 > 資訊 > 正文

尼雅古城為何消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世紀初,在我國西北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緣的尼雅地區(qū),英國探險家斯坦因發(fā)現了一座古城。這個遺址規(guī)模龐大,東西寬約7千米,南北長約26千米,許多城墻、房舍、街道、佛塔的輪廓依然保存得相當完好,其氣勢磅礴,堪與著名的古羅馬龐培城相媲美。更令人驚訝的是,從這里挖掘出的大量珍貴文物,其中還有很多書寫了奇怪符號的木簡。這些發(fā)現立刻使尼雅一夜間轟動了世界,那些奇怪的符號是文字嗎?若是,寫的又是什么?為什么在這沙漠之地會有具有高度文明的古城?這座古城是如何從歷史上消失的?這些疑問,吸引了眾多考古學家前去考察,一步步揭開尼雅城的神秘面紗。

在尼雅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的奇怪的木簡符號,經專家考證確實,文字名叫盧文。這是一種早已消失的文字,起源于公元前4世紀印度西北部,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期就是使用此種文字,全稱“盧虱底文”。公元2~4世紀曾流行于新疆樓蘭、和田一帶。隨著印度貴霜王朝的滅亡,盧文也消失了,至今已經絕跡1600余年,當今世上只有少數專門的研究者能讀懂它。盧文為何能在異國他鄉(xiāng)流行起來至今還沒有非常合理的解釋。這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木簡上的盧文寫的是什么內容呢?

經解讀后發(fā)現,木簡內容也許能夠揭示尼雅消亡的原因。其表達的多是各種命令,如“有來自某國人進攻的危險……軍隊必須上戰(zhàn)場,不管還剩有多少士兵….…”;“現有人帶來關于某國人進攻的重要情報”;“某國人之成助令人十分擔憂,我們將對城內居民進行清查”:“某國人從該處將馬搶走”。這些文字字體是彎曲形的,沒有標點,字與字之間是間隔,給解讀帶來了困難。但就從一些零星的只言片語我們可知,尼雅王國受到了某個王國的威脅,而且該國力量異常強大,尼雅幾乎無力抵抗,只有忐忑不安地等待著那悲慘的命運。因此尼雅的消失,是不是因為那個令尼雅害怕的王國的致命一擊呢?

新疆一帶古時又稱西域,公元前后有諸多小王國,當時都臣服于強大的漢王朝。代曾在那設立政府機構,并派重兵把守,“投筆從戎”的故事便是指東漢名將班超率軍進駐西域、雄鎮(zhèn)一方之事。尼雅遺址就是屬于當時某個小王國當屬無疑,但又是哪個小王國呢?有人認為是史籍中記載的西域眾多王國之一的精絕國,其位于昆侖山下,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緣,地理位置與今天的尼難遺址十分接近,而且精絕國的消失也是在公元2、3世紀,與尼雅王國的消失時間上重合。不過當時的精絕國可不是滾滾黃沙,而是氣候宜人、水草豐茂的一片綠洲。公元2、3世紀,中原處于東漢末年和三國兩晉的慌亂與紛爭中,無暇他顧,致使西域諸多勢力強的王國沒有顧忌,也掀起了兼并弱小王國的戰(zhàn)爭。木簡上的另一種說法是,尼雅被毀是尼雅人自己造成的。從遺址及所發(fā)現的文物可看出,當年的古城盛極一時。清澈的尼雅河從城郊緩緩流過,眾多水道交織,大小湖泊星羅棋布,周邊茂密的林木將遙遠的大沙漠隔離,加上位于古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地,東西方文明在這里交流與碰撞,自然環(huán)境與人類文明成果共同造就了尼雅的輝煌。但尼雅人的活動卻不斷對這環(huán)境造成了破壞,特別是在1700多年前,生產方式粗放,人口的增加破壞了植被,又大肆砍伐樹木,致使水源枯竭。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開始對這失去了樹木保護的尼雅城施虐,最終把它吞噬。現在的尼雅遺址,著實令人觸目驚心,房屋建筑被厚厚的黃土掩埋,只露一些殘垣斷壁,到處是破碎的陶器,累累的殘骨,干尸也常常暴露在廢墟中。發(fā)現干尸在當地是習以為常的事,也是尼雅遺址的一大特色。由于干燥的氣候,這里的干尸不經過任何處理便可形成。如果當年富庶的尼雅人能看到今天的破敗景象,也許他們就會珍惜那片神賜的綠洲。

尼雅的命運令人扼腕嘆息,同時又告誡人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不珍惜,即使再輝煌的文明也會成為一片荒涼的廢墟。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chuàng)投網 - 6708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