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房產 > 正文

簡牘中國|與時空對話,在懸泉漢簡中見證絲路繁華


(資料圖)

【環(huán)球網記者 徐娜】遙望兩千年前,絲綢之路上曾有一座重要的樞紐,像長長的絲巾中間挽出的一個精美花結,分外奪目,它就是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驛站遺址—懸泉置。

7月30日,“簡牘中國”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懸泉置遺址,在近距離體驗漢代木簡這一中華文化重要文字載體的同時,也了解到懸泉置作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的驛站,其留存的大量文物見證了絲綢之路上中西經貿交流的興盛,并從大量簡牘文書中看到過往人物生活的歷史場景。

記者了解到,懸泉置始建于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前后,是一個驛置機關。地處要害之路,東望酒泉而西視敦煌,曾擔負著迎來送往、傳遞信息、中外溝通的歷史重任。遺址出土的文物數(shù)量龐大、類型豐富的簡牘文書完整記錄了漢代絲綢之路在河西走廊上艱苦經營的歷程,大量的西域天馬馬骨和絲織品殘件則見證了絲綢之路的繁榮。

據(jù)悉,懸泉置是中國歷史上有文獻記載,并且是考古發(fā)掘第一次所證實的驛站遺址。1990年至1992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全面發(fā)掘,考古發(fā)掘面積4675平方米,考古發(fā)掘包括塢堡、馬廄、房屋、古驛道等,出土文物包括簡牘文書35000余枚、帛書10件、紙質文書10件、絲織品、農作物及家畜骨骼等,總計7萬余件。數(shù)量眾多的簡牘,為研究我國西漢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交通、郵驛、民族、文化、習俗等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懸泉置遺址作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的節(jié)點遺址,被正式列入“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敦煌博物館榮紅梅對記者說,這個遺址出土的簡牘文字真實記載了兩千年前絲綢之路的運營狀況、傳舍的日常運營狀況及郵書的傳遞狀況等,這些簡牘是證實修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真實存在的依據(jù),也在申遺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人和事是歷史的血肉,簡牘中的小故事折射大歷史,將他們放到歷史的時空,回歸到歷史的現(xiàn)場,與時空握手,感受文化傳承與生命的氣息。榮紅梅進一步說,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驛站位置的選擇、出土文物中的設計與巧思、來往書信中的交流信息等都給我們帶來啟發(fā)。

來源:環(huán)球網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lián)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chuàng)投網 - 6708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