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研究 > 正文

【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一個蒙古族少年和北京阿姨的雙向奔赴

“人不能忘本,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記住每一個幫助過你的人,這是阿爸、阿媽自小的教誨。”談及尋找唐阿姨的初衷,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集寧區(qū)烏蘭牧騎隊員布和說。

近日,“石榴花開·籽籽同心”網(wǎng)絡主題活動內蒙古站啟動,中新網(wǎng)記者跟隨采訪團來到集寧區(qū),聽蒙古族少年布和講述了他和北京阿姨雙向奔赴的故事。

1992年,布和出生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達茂旗一個普通牧民家庭。7歲時,小布和背著阿媽做的書包步入了滿都拉蘇木小學。

這是一所五年制小學,全校共有6個班,40多名學生。當時這里不僅實行混班教學,學生更是從一年級開始就要住校。

2001年秋天,學校突然來了一群陌生人,他們圍著操場走來走去,一起商量著什么。沒過多久,在工程機械的作業(yè)聲中,新校園建設開始了。

圖為布和在講述他和唐阿姨的故事。中新網(wǎng)記者張林虎攝

次年秋天,4年級的布和搬進了新教學樓。開學首日,校長在開學典禮上宣布,為感謝來自北京英達物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英達物業(yè))的援建,將學校改名為英達希望小學。

“英達物業(yè)還組織員工對全校學生進行一對一資助,給大家免費提供小學期間的課本、書包、校服等,同時根據(jù)學生的愛好給予支持和幫助。”布和說。

開學后的第一個班會,班主任讓每位同學給資助自己的叔叔、阿姨寫一封信,告訴叔叔、阿姨們各自的愛好和所需的幫助。由于不知道資助人的性別,布和就對著名字琢磨分析,猜測資助自己的可能是男性。

“我就提筆向這個好心的‘叔叔’表達著感謝,傾訴著自己的愛好和困惑。”布和說,當時他不知道該說什么,想起什么就寫什么。

不久,資助者組團來到學校,同學們在操場上列隊歡迎。布和看著校長每念到一個同學的名字,就有一個資助者走出隊列,拿著禮物來找這位同學,他們一起走向班里或宿舍,最后只有布和孤零零地站在操場上。

圖為布和在拉馬頭琴。中新網(wǎng)記者張林虎攝

儀式結束后,校長和一個手提大包裹的叔叔走到布和身邊。“叔叔告訴我,資助我的唐阿姨因為工作原因這次沒有來,但承諾有機會一定來看我,還給我?guī)砗芏喽Y物。”布和當時感到很失落,那時候他才知道資助自己的一位阿姨。

布和的學業(yè)在繼續(xù),這份北京連著草原的愛心也在繼續(xù)。一次,布和在拆禮物時收到唐阿姨隨著包裹寄來的一封信,信中鼓勵他要好好學習、鍛煉身體,還猜測他長什么樣子。

“當時我特別開心,但遺憾的是,直到我小學畢業(yè)唐阿姨也沒有來過學校。”在布和心里,唐阿姨特別細心,每一次寄來的禮物、衣服,總是那么適用。

布和告訴記者,那封信成了他和唐阿姨唯一一次文字交流,自己十分珍愛,還專門將信進行了塑封。

2008年,布和考入烏蘭察布市藝術學校,畢業(yè)后留校擔任馬頭琴專業(yè)教師。

“一次在北京演出時,我萌生了尋找唐阿姨的想法,但時過境遷,想在茫茫人海中找人,無異于大海撈針。”布和說,他就試著上網(wǎng)搜索,沒想到英達物業(yè)依然存在。

之后,經(jīng)過多次聯(lián)系溝通,布和終于找到了唐阿姨。

圖為布和與唐阿姨合影。 布和供圖

“相擁、淚奔、激動……我心里曾經(jīng)無數(shù)次模擬和唐阿姨見面的場景,但我們見面時都沒有出現(xiàn)。”布和笑著說,直到他拿出了那封信,兩人的眼眶都濕潤了。

一起吃飯時,布和不僅帶來了奶食、牛肉干、蒙古族飾品,還給唐阿姨敬獻了藍色的哈達,邀請?zhí)瓢⒁虆⒓铀囊魳窌?。這個蒙古族小伙用最傳統(tǒng)的方式,表達著感恩和祝福。

燈光璀璨的舞臺中央,馬頭琴琴聲悠揚而靜遠,訴說著濃濃的思念。臺下的唐阿姨緊盯舞臺,眼光里帶著欣慰和笑意。隨著琴音緩緩消失,唐阿姨站起身,熱烈地鼓起掌來,為布和喝彩。

自那以后,凡是布和的大事,總能看到唐阿姨的身影,而每次有機會到北京,布和一定去看望唐阿姨。(完)

關鍵詞: 蒙古族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wǎng)站地圖 聯(lián)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chuàng)投網(wǎng) - 6708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