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資訊 > 正文

看千年古縣的“立體檔案” 解碼河北趙縣“流量經(jīng)濟學”

走進承載千年歷史、被譽為“立體檔案”的趙縣博物館,便是解碼這座古縣文化基因的“金鑰匙”。館內(nèi)345件(套)文物靜默陳列,從隋代鎏金觀音銅像到宋代瓷器,從明清木雕到非遺技藝展品,每件展品都在講述時光的故事。而走出博物館,趙州橋橫跨洨河,柏林禪寺鐘聲悠揚,萬頃梨園四季如畫......這座千年古縣正通過文旅深度融合,將文化密碼轉(zhuǎn)化為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的澎湃動力。

文化瑰寶的流量密碼

河北趙縣,見于文獻記載已有2500多年歷史,且作為郡治、州治的時間長達1800多年,曾是隋唐時期南北交通的要沖,如今以“天下第一橋”趙州橋聞名于世。走進趙縣博物館,玻璃展柜內(nèi)的隋代鎏金觀音銅像無聲訴說著古城的厚重歷史。館內(nèi)345件(套)文物中,3件一級文物均為本地出土,印證了趙縣“一城六國保、非遺七十六項”的文化底蘊。

移步至博物館的“趙州石橋”單元,映入眼簾的是“夢回趙州”多媒體體驗區(qū),流動的河水,漫步的行人制造出了回到古代趙州走一遍趙州橋的夢境。

趙州橋,這座由隋代匠師李春設計的石拱橋,不僅是橋梁史上的奇跡,更是趙縣文旅的“流量入口”。趙州橋景區(qū)免費開放一年多來,接待境內(nèi)外游客213.59萬人次,游客人數(shù)顯著增長。“課本里的趙州橋竟免費開放,這樣的誠意讓人想多留幾天。”游客劉凡稱。

免費策略的背后,是趙縣對“流量經(jīng)濟學”的深刻理解。趙州橋景區(qū)新增非遺文創(chuàng)、美食小吃等業(yè)態(tài)188家,帶動營業(yè)額突破5000萬元,全域旅游產(chǎn)業(yè)鏈的延伸效應初顯。蛇年春節(jié)期間,景區(qū)還推出幻裝館、7D軌道飛行影院、云寵樂園等系列創(chuàng)意娛樂項目,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旅游體驗。趙縣縣委書記王彥芳表示,門票做減法,服務做加法,才能將“流量”轉(zhuǎn)化為“留量”。

關鍵詞: 趙州石橋 美食天下圖片 將葡萄放在小洞里榨汁

最近更新

日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