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資訊 > 正文

最新快訊!兒子被“中考分流”后,我才明白:為人父母,千萬不要欠下這三本賬!

作者:木槿媽媽

來源:中學生聽書(ID: tingshu2018)


(資料圖片)

教育路上,沒有捷徑,也不容懈怠。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國學文化主播朗讀音頻

前幾日,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話:

“我兒子今年17歲,中考分流后,在當?shù)匾凰殬I(yè)學校讀高中。

最近幾個月他沉迷網(wǎng)絡游戲,學也不上了,誰都勸不下。

我現(xiàn)在特別后悔,沒有在他小的時候督促他學習,最終讓他連高中都沒考上。

可是我的孩子一直挺聰明的,為什么連高中都考不上?”

有一位自稱是老師的網(wǎng)友評論道:“家長上心,孩子努力,但凡占一樣,都很難考不上高中?!?/strong>

深以為然。

在學習上主動的孩子屈指可數(shù),大多數(shù)孩子前期都是靠父母監(jiān)督,如果小學和初中階段父母沒管住孩子,真的連高中都考不上。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

想讓孩子成才,父母就要重視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關鍵就在于閱讀、習慣和陪伴。

教育無法重來,家長千萬不要在孩子成長關鍵期偷懶,你欠下的這三本賬,最終都需要用孩子的前途來買單!

01

小學欠下的“閱讀賬”,遲早是要還的。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strong>

然而很多家長舍本逐末,讓課外補習班填滿孩子的業(yè)余時間。

難怪經常會有家長問:老師,我家孩子小學成績挺好的,上了初中我一直給他補課,錢也花了,成績卻不見提高。

原因就在于小學成績大多具有欺騙性。

小學課程簡單,各科之間沒有太強的關聯(lián)性,對學習能力要求不是很高;

初中科目多,學習壓力大,學科之間聯(lián)系密切,對孩子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這些能力,統(tǒng)統(tǒng)都可以讓孩子從閱讀中獲得。

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閱讀的多少,就代表孩子學習能力的強弱。

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潛在的差生,不鼓勵孩子堅持閱讀的父母,注定只能面對“短命高分”的事實。

復旦大學前校長蘇步青說過這樣一番話:

“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考試,我的意見是第一堂課就考語文,考后就批卷子。

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課就不要考了。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strong>

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閱讀,是語文的地基。

正如教育界流傳的這句話:小學欠下的閱讀賬,遲早是要還的。

小學的重點不在成績,而在閱讀;小學階段忽視閱讀,對孩子的未來發(fā)展而言是一種巨大損失。

大語文時代下,不閱讀,未來可能連試卷都寫不完;不閱讀,高考可能連作文題目都看不懂;不閱讀,語文差,科科差。

父母想要孩子有個好成績,就要在小學階段狠抓閱讀。

北京語文高考獲148分的孫婧妍談到學習經驗時,特別說到:

“讀書多了,就會培養(yǎng)出一些語感,語感是長期積累下來的。我的父母從小就給我讀故事,由此培養(yǎng)了我的閱讀興趣,讓我從閱讀中受益良多?!?/strong>

只有重視閱讀的家庭,才能培養(yǎng)出熱愛閱讀的孩子。

讓孩子愛上閱讀,家長就要做到這三點:

1. 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創(chuàng)造優(yōu)質閱讀環(huán)境。

在房間中,為孩子設立一片閱讀天地;孩子閱讀時,父母盡量保持安靜,不要分散孩子注意力;父母要多靠近孩子的書桌和書,遠離沙發(fā)、電視和手機。

2. 把選書權交給孩子。

剛開始閱讀,父母不要為孩子指定閱讀書單,讀什么并不重要,重點是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

3. 堅持才能見效。

當孩子讀了幾本書,依然寫不好作文或者成績不見提高時,不要放棄,閱讀不能急功近利,它是一種積累漸進的技能,大量閱讀的復利,會在初高中顯現(xiàn)出來。

閱讀就是最好的補課。多閱讀,能讓孩子學習更高效,擴大知識面;能讓孩子腹中有墨,胸中有識,一身書卷氣。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當下。

閱讀也如此,不怕孩子不閱讀,就怕父母還未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

02

不要欠下“習慣”這本賬,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

培根說過: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在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yǎng)一種良好的習慣?!?/strong>

或許父母在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道路上會歷經曲折,孩子也會面臨一段時間的痛苦,但好習慣一經養(yǎng)成,就會成為他們一生的財富。

不是每個家長都是教育專家,但所有家長都能幫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

想讓好習慣的種子在孩子心靈扎根,父母不妨從鼓勵孩子做到這四點開始:

1、尊師重道的習慣。

尊重老師,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

你對待老師的態(tài)度,就是你孩子對待老師的態(tài)度。

父母首先要做到不在孩子面前質疑和詆毀老師,孩子才能聽老師的話,端正學習態(tài)度,學習態(tài)度好了,學習成績自然也會慢慢提高。

2、自覺學習的習慣。

父母要想孩子主動學習,就要盡早立規(guī)矩,并且嚴格執(zhí)行。

比如每天幾點開始寫作業(yè),如果超過什么時候,就不能再寫,并主動承擔未寫完作業(yè)的后果;規(guī)定每天閱讀的時間,每天玩手機累積不能超過1小時等……

3、認真勤奮的習慣。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任何時候,都沒有憑空而來的好成績,你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收獲。

想讓孩子數(shù)學成績多提高10分,就要督促孩子多做題,常歸納,勤總結;

想要孩子出口成章,妙筆生花,就要讓他們多翻書,常摘抄,勤背誦。

生活從來不會虧待認真努力的孩子,請告訴孩子:自律者出眾,懶散者出局。

4、珍惜時間的習慣。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父母從小要幫助孩子培養(yǎng)時間觀念,讓他們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擅于管理時間的人,也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日常生活中要常常提醒孩子,珍惜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就能有富余的時間去做自己其他喜歡的事情。

只有小時候監(jiān)督孩子養(yǎng)成做事有規(guī)劃的好習慣,才能避免他們在工作后做事拖拉磨蹭。

小時候不做時間的主人,長大后就會成為時間的奴隸。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留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培養(yǎng)好習慣。

03

不要欠下“陪伴”這本賬,父母的陪伴是最高級的家庭教育。

孩子性格和才能的塑造,離不開父母的悉心陪伴。

陪伴對孩子的重要性,就像樹木離不開土壤,想要孩子從樹苗成長為參天大樹,陪伴是必不可少的養(yǎng)料。

最近看了央視熱播劇《大考》,劇中的潘小宣就是因為缺少父母陪伴,最終確診輕度抑郁癥,并有自殘行為。

心理專家給出的建議是,多讓父母陪陪潘小宣。

但可悲的是,他的父母在得知唯一的兒子生病后,卻一個都沒回來,更別提陪伴了。

是校長將他帶在身邊,同吃同住,給了他父親般的溫暖。

是工廠老師傅讓他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但學習無法一蹴而就,現(xiàn)在的他早已被同學們甩到身后。

如果小宣的父母能多陪伴,或許他根本就不會抑郁。

如果小宣的爸爸像照料自己生意那樣,關注自己的孩子,情商和智商雙高的他,學習定不會太差勁。

圖片來源:微博@電視劇大考

錢永遠賺不完,你在任何時間都可以賺錢,但孩子的黃金成長期就那么關鍵幾年,為人父母只有10年的有效期,錯過便會終生遺憾。

正如心理學教授吉爾博特所說:

“十年以后,你不會因為少做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strong>

成長只有一次,陪伴孩子是為人父母的一場修煉,也是為孩子人生繪就底色的事業(yè)。

陪伴不等于陪著,高質量的陪伴,父母要遵循用心、尊重、耐心、平常心和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原則。

這5個具體的陪伴建議,分享給所有父母:

1、閱讀,陪出好習慣。

同孩子共讀一本書,分享彼此喜歡的段落,相互交換讀后感;

2、運動,陪出好身體。

周六日和孩子一起跳繩、打羽毛球、晨跑、帶孩子爬山。

3、自立,陪出好品格。

讓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鍛煉他們獨立堅強的能力;

4、規(guī)劃,陪出好成績。

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并及時檢查完成情況;

5、溝通,陪出好的親子關系。

飯桌上和孩子聊聊學校當天發(fā)生的事情,每月舉行一次家庭會談,家庭成員輪流作為主角講述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

陪伴,就是一種營養(yǎng)劑,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更聰明,安全感和幸福感也會更強。

父母的陪伴,是最高級的家庭教育;父母的陪伴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教育界有一個“剪刀效應“,指的是兒童時期的一點點差異,隨著時間推移和事物發(fā)展變化后,到成年后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

父母這一生最劃算的投資,就是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

海量閱讀是孩子的精神糧倉,只有豐富孩子的知識儲備,他們才能走得更遠;

良好習慣是孩子的學習根基,只有強化孩子的日常行為,他們才能走得更穩(wěn);

用心陪伴是孩子的定海神針,只有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他們才能走得更好。

你在十年前給孩子什么樣的教育,決定了他們二十年后過什么樣的人生。

教育路上,沒有捷徑,也不容懈怠。

點亮【在看】,愿所有父母都能做好孩子的領路人,認真陪伴,耐心教導,不斷幫助孩子,努力成就孩子,去擁抱屬于他們的出彩人生!

作者:木槿媽媽,來源:中學生聽書(ID:tingshu2018),中小學免費有聲平臺,聽海量必讀名著、必背古詩詞,歡迎關注。

國學文化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你若喜歡,點個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wǎng)站地圖 聯(lián)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chuàng)投網(wǎng) - 6708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