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研究 > 正文

環(huán)球熱訊:廣西最長跨海大橋雙塔實現(xiàn)“千米一線牽”


【資料圖】

11月4日,廣西在建的最長跨海大橋龍門大橋先導索順利過海,大橋兩岸主塔實現(xiàn)跨海相連。這標志著龍門大橋主航道橋的重心正式轉入上部結構施工,并為后續(xù)的貓道及主纜架設提供有力支撐。

龍門大橋先導索牽引過海 受訪單位供圖

龍門大橋是廣西首座千米級跨海懸索橋,由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投資建設。項目路線全長7.637公里,其中橋梁總長6597米,主航道橋采用主跨1098米單跨吊全漂浮體系鋼箱梁懸索橋,可滿足2萬噸級郵輪通航要求。

先導索架設是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的第一步。在國內大跨徑懸索橋先導索過海施工案例中,有船舶拽拉、火箭拋送、熱氣球牽引、無人機牽引等不同方式。龍門大橋所處的茅尾海海域環(huán)境復雜,臺風頻發(fā)、大風天氣偏多,施工作業(yè)難度大、安全風險高,項目建設團隊充分結合實際情況,組織專家多方論證,最終選定拖輪牽引先導索過海的方案。

據(jù)介紹,該先導索總長達1200米,采用16毫米高強度迪尼瑪繩,具有強度高、質量輕、牽引不沉底的特點。先導索放索盤設置在牽引船上,可有效控制放索速度與牽引船行駛速度相匹配,縮短海中牽引時間,減少封航對航道的影響。

歷時約30分鐘,先導索成功跨越龍門海峽到達大橋東主塔。在卷揚機的牽引下,先導索沿著兩岸主塔兩側順利提升至離海面70余米的高空,龍門大橋先導索過海順利完成,東、西兩岸主塔成功實現(xiàn)“千米一線牽”。

作為廣西“北欽防”一體化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支撐項目,龍門大橋建成后將打通廣西濱海公路的“卡點”,大大縮減防城港與欽州港的時空距離,有力促進北欽防一體化,推動北部灣經(jīng)濟區(qū)高質量發(fā)展,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關鍵詞: 上部結構 跨海大橋 行駛速度 項目建設 有效控制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wǎng)站地圖 聯(lián)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chuàng)投網(wǎng) - 6708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