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創(chuàng)新 > 正文

聚會過量飲酒一人死亡,兩名共同飲酒人被判賠6萬:未盡到注意義務

聚會飲酒是一種增進情誼、活躍氛圍的社會交往行為,但若過量飲酒、處置失當,原本熱鬧的相聚也可能釀成悲劇,引發(fā)糾紛。近日,北京市二中院披露一起因聚會過量飲酒致其中一人腦梗死亡案例。

三人聚會過量飲酒致一人死亡


(資料圖)

案情顯示,趙某與王某、陳某系多年好友,2021年某天,三人在飯店聚會吃飯,席間推杯換盞。飯后趙某突感身體不適,王某遂將趙某送至醫(yī)院。趙某當日進行輸液治療后,神志轉清,醫(yī)院結合其病情癥狀,認為存在新發(fā)腦梗死可能性大,建議進一步輸液及住院治療,但陪同而來的王某在醫(yī)院告知病情風險后拒絕進一步輸液及檢查。趙某被送回家中后,身體不適癥狀進一步加劇,家人隨即又將其送往醫(yī)院救治,其被診斷為急性腦梗死,后經搶救無效死亡。

趙某親屬認為,趙某在與王某、陳某共同飲酒后死亡,王某、陳某應對趙某死亡后果承擔40%賠償責任,將二人訴至法院請求共同賠償醫(yī)療費、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各項損失共計58萬余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共同飲酒人在飲酒過程中對其他同飲人負有飲酒期間的提醒、勸告義務,飲酒后的照顧、通知等義務,對醉酒者負有看扶、照顧、護送的義務。本案中趙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過量飲酒可能造成的后果應當有預見能力,其放縱飲酒不僅存在過錯,而且過錯程度較高,對于損害后果的發(fā)生應當承擔主要責任。

同時,根據現有證據無法確認王某在趙某飲酒期間盡到了提醒、勸告其適量飲酒的義務,雖然其在發(fā)現趙某身體不適后,將其送往醫(yī)院就醫(yī),但其在醫(yī)生認為趙某存在新發(fā)腦梗死可能性大,建議進一步輸液及住院治療時,沒有通知其家屬,在病歷上寫明“明白病情,不檢查治療,回家”并簽名,未盡到通知義務,對趙某的死亡承擔相應責任。

此外,根據現有證據亦無法確認陳某未參與飲酒、在趙某飲酒期間盡到了提醒、勸告其適量飲酒的義務,故其在本案中亦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最終,法院根據各方過錯程度、飲酒行為與死亡損害后果的原因力等因素,判決王某給付趙某家屬各項損失合計5萬元,陳某給付趙某家屬各項損失合計1萬元。

法官:共同飲酒人之間具有法律上的注意及救助義務

基于上述案件,北京二中院法官進行了釋法說理。

針對共同飲酒人之間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注意及救助義務?北京二中院法官表示,本案中,趙某與王某、陳某共同吃飯飲酒,飯后趙某出現醉酒及明顯身體不適情況,王某、陳某作為共同飲酒人,對醉酒后的趙某負有合理注意義務及救助義務。

上述法官介紹,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侵權法上的違法行為包括作為的違法行為和不作為的違法行為。當行為人對他人負有特定的作為義務而未履行的,構成不作為的違法行為。對他人的特定法律義務主要來源有三種:一是法律的直接規(guī)定;二是職務上或者業(yè)務上的要求;三是行為人的先前行為。

針對共同飲酒人之間的注意義務有哪些?上述法官明確,從司法實踐來看,該義務通常包括:共飲時,共同飲酒人應提醒其他同飲人適量飲酒,不得強行勸酒、罰酒;共飲后,共飲人應注意是否有人出現醉酒或其他身體不適的情況,如出現上述情況,有義務進行救助。

具體到本案,上述法官介紹,飲酒時,王某對趙某未盡到及時的提醒和勸阻義務。飲酒后,王某雖然在趙某身體感到不適后第一時間將其送往醫(yī)院,但其作為陪同人員,未及時聯系患者家屬,且其簽字拒絕進一步治療的行為亦屬失當,違反了及時聯系家屬、妥當處置的注意義務。陳某作為共同飲酒人,亦未有證據證明其在趙某飲酒期間盡到了相應提醒、勸告義務。

針對共同飲酒人承擔責任的范圍為何?在責任認定上主要考量哪些因素?上述法官指出,就本案情形而言,趙某飲酒后突發(fā)腦梗死亡,王某、陳某作為共同飲酒人雖然未盡到相應注意義務,但不意味者二人即應對趙某死亡的全部損害結果承擔賠償責任,就二人的責任認定,應綜合考慮飲酒人自身過錯及各自行為對損害后果的原因力。

上述法官亦強調,趙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知曉其自身身體情況和酒量,在未有證據證明共同飲酒人存在強行勸酒、罰酒的情況下,對自身放縱飲酒行為負有主要責任。趙某患腦梗塞死亡與其基礎疾病相關,但從其飲酒后表現的癥狀及送醫(yī)治療的過程來看,本次飲酒行為確為其腦梗塞急癥的誘發(fā)因素。

(來源:澎湃新聞)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chuàng)投網 - 6708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